厚植爱国情——忆抗日峥嵘岁月,守大好祖国河山

时间:2021-03-09 浏览次数:

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红摇篮”党建队伍和学院二级关工委走近英雄先烈,走近十四年抗战历史,感悟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传承其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坚定其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英魂不灭,精神永传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10月25日,大家在“红摇篮”负责人兼二级关工委秘书邱小花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来到赵登禹将军墓,祭拜先烈,扫墓除尘,敬献鲜花。

将军血战不归还,赤胆忠心向神州。长城抗战,夜袭敌营,他血战喜峰口;书写一段奋勇抗日的英雄传奇;七七事变,视死如归,他捍卫北平城,谱写一曲以身报国的壮烈赞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先烈,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厚植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我们要传承精魂,开创未来,助力崛起,牢记前辈热血,谱写华夏新章。

同学们清扫赵登禹将军墓

同学们为赵登禹将军墓献花

祭拜先烈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随后,满怀着对历史真相的渴望、对日军残暴的愤怒和对先烈们的敬意,同学们走进宛平城,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纪念馆正前方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赫然醒目的十六字时刻提醒着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该纪念馆专为纪念日军侵华而建,也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综合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序厅,由人墙组成的巨型雕塑“血肉长城”(又名“铜墙铁壁”)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象征中华民族用血肉筑起钢铁长城,表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大家按照地标依次有序地参观了“中国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日军暴行”、“东方主战场”、“得道多助”、“伟大胜利”、“铭记历史”共计8个部分的展品。抗战中的遗留物、缴获的军火、日军暴行的照片、抗战胜利的珍贵影像……全面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画卷,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影像触目惊心,报刊文字不忍卒读,大家的步履变得缓慢,眼眶渐渐湿润,拳头不觉地攥紧。雄浑的抗战史诗是无数人共同写就的,但历史转折处的关键之笔,无不是用英雄牺牲的血雨着墨。战旗美如画,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大地春常在,因为英雄的生命盛开鲜花。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战历史中,有太多的生离死别,有太多的辛酸耻辱,也有太多的铮铮铁骨,太多的前赴后继。

先辈们!如今的中华已是盛世,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定会不负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以伟大抗战精神激励自己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弦歌不辍,以诗缅史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它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石桥,也是迄今中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11孔联拱石桥,它更是一座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抗日胜利的无字碑。风声吹过耳畔,同学们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这位828岁高龄的历史老人,正手挽狂澜,忍受着硝烟弥漫的侮辱;仿佛听到了卢沟桥正在低声诉说着中华民族的屈辱血泪和抗争的怒吼。同学们在卢沟桥上齐声朗诵了诗歌《卢沟桥的烙印》。卢沟桥上石狮默默倾听,卢沟桥下永定河缓缓流淌。全体师生在朗诵中重温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壮阔激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情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最后,全体师生在卢沟桥上用饱满的情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每一位成员都以歌声为媒介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师生共同朗诵《卢沟桥的烙印》)

(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绵绵思悟,熠熠初心

虽不能亲自置身于过往的硝烟,但陈列的文物让我们可窥见那段壮烈历史的一隅;虽不能亲眼看到那些英勇的将士,但肃穆的氛围让我们心中油然而生对英雄的敬仰。呼号、冲锋、献身、抗争,所见所闻,无不动容;悲痛、愤慨、崇敬、自豪,所思所想,无不震撼。以青春梦想奉献祖国的熠熠初心从未改变,以爱国情怀建设家园的赤子之心满怀热忱。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们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们的万千思绪赋之笔尖,跃然纸上。

“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那段苦难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中国也日益强大,但我们仍要铭记历史,弘扬先辈们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我们仍要永存一颗爱国之心,坚定目标,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李怡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无论是卢沟桥挥动大刀的二十九军弟兄,还是活跃于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战士,亦或是在国外毁家纾难的国际华侨,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脊梁!脊梁不倒,民族精神永驻;精气不灭,华夏忠魂永存!

--李默然

我在赵登禹将军墓前,鞠躬为将军献上鲜花,追忆舍生忘死的英雄先烈;在抗日纪念馆内,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感受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在卢沟桥上,蹲下抚摸遗留的弹孔,重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此刻的我,衷心地想对您说:“我爱你,中国”。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梁家豪

在儿时的记忆里,宛平城与卢沟桥永远停留在中秋之夜。在爸妈的带领下,我们会去宛平城里逛庙会,买各种老北京小吃,还会去卢沟桥边放孔明灯许愿。长大之后,我知道那里还有著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里记载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卢沟桥上不光有举世闻名的狮子、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碑文,更有“七七事变”留下的弹坑。如今我重游这个熟悉的地方,当年硝烟弥漫的地方虽已灯火璀璨,但现在的我明白,这繁华背后还铭刻这一份不变的家国情怀。

--高兴

文末附小诗一首,圆满此章,聊表敬意

轻轻地放一束洁白的菊,

敬重地拭去您墓前的灰;

在纪念馆前回望饱含着坚守与抗争的岁月,

在卢沟桥上吟唱凝结了深爱与热忱的词阙;

我们,来过,

我们,记得;

难以忘怀的是历史荣辱,

砥砺构建的是时代蓝图。